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我们在前几期的文章中给大家简单介绍了边缘计算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和作用等内容,而本文我们就继续来学习一下,边缘计算架构包含哪些层级。
云边协同的联合式网络结构一般可以分为终端层、边缘计算层和云计算层,各层可以进行层间及跨层通信,各层的组成决定了层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从而决定了各个层级的功能。
(1)终端层
终端层由各种物联网设备(如传感器、RFID标签、摄像头、智能手机等)组成,主要完成收集原始数据并上报的功能。在终端层中,只考虑各种物联网设备的感知能力,而不考虑它们的计算能力。终端层的数十亿台物联网设备源源不断地收集各类数据,以事件源的形式作为应用服务的输入。
(2)边缘计算层
边缘计算层是由网络边缘节点构成的,广泛分布在终端设备与计算中心之间,它可以是智能终端设备本身,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摄像头等,也可以被部署在网络连接中,例如网关、路由器等。显然,边缘节点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是差别很大的,并且边缘节点的资源是动态变化的,例如智能手环的可使用资源是随着人的使用情况动态变化的。因此,如何在动态的网络拓扑中对计算任务进行分配和调度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边缘计算层通过合理部署和调配网络边缘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实现基础服务响应。
(3)云计算层
在云边计算的联合式服务中,云计算仍然是强大的数据处理中心,边缘计算层的上报数据将在云计算中心进行永久性存储,边缘计算层无法处理的分析任务和综合全局信息的处理任务也仍然需要在云计算中心完成。除此之外,云计算中心还可以根据网络资源分布动态调整边缘计算层的部署策略和算法。
边缘计算的参考框架是众多组织关注的焦点,它将抽象的边缘计算通用框架进行具象,提供了边缘计算框架的实现范式。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