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数据库事务是程序员在学习数据库开发架构技术的时候需要重点掌握的一个编程概念,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数据库事务概念与特性分析。
事务是由一系列对系统中数据进行访问与更新的操作所组成的一个程序执行单元,狭义上的食物特指数据库事务。一方面,当多个应用程序并发访问数据库时,食物可以在这些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一个隔离方法,以防止彼此的操作相互干扰,另一方面,食物为数据库操作序列提供了一个从失败中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方法,同时提供了数据库即使在宜昌状态下仍能保持数据一致性的方法。事务具有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持久性(Durability),简称ACID。
①原子性,指事务必须是一个原子的操作序列单元,事务中包含的各项操作在一次执行过程中,只允许出现以下两种状态之一,全部成功执行,全部不执行。任何一项操作失败都将导致整个事务失败,同时其他已经被执行的操作都将被撤销并回滚,只有所有操作全部成功,整个事务才算是成功完成。
②一致性,指事务的执行不能破坏数据库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一个事务在执行之前和执行之后,数据库都必须处于一致性状态,即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转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因此当数据库只包含成功事务提交的结果时,就能说数据库处于一致性状态,而如果数据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有些事务尚未完成就被迫中断,这些未完成的事务对数据库所做的修改有一部分已写入物理数据库,这时数据库就处于一种不正确的状态,或者说是不一致的状态。
③隔离性,指在并发环境中,并发的事务是相互隔离的,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即不同的事务并发操作相同的数据时,每个事务都有各自完整的数据空间,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其他并发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相互干扰。
④持久性,指一个事务一旦提交,他对数据库中对应数据的状态变更就应该是永久的,即一旦某个事务成功结束,那么它对数据库所做的更新就必须被永久的保存下来,即使发生系统崩溃或者宕机故障,只要数据库能够重新启动,那么一定能够将其恢复到事务成功结束时的状态。
分布式事务是指事务的参与者、支持事务的服务器、资源服务器以及事务管理器分别位于分布式系统的不同节点上,通常一个分布式事务中会涉及对多个数据源或业务系统的操作。一个分布式事务可以看做是由多个分布式的操作序列组成,通常可以把这一系列分布式的操作序列称为子事务。由于在分布式事务中,各个子事务的执行是分布式的,因此要实现一种能够保证ACID特性的分布式事务处理系统就显得格外复杂。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456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