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在通过学习达内java培训等互联网课程来实现职业转型发展,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微服务架构与中台设计分享。
1.中台建设要聚焦领域模型
中台需要站在全企业的高度考虑能力的共享和复用。
中台设计时,我们需要建立中台内所有限界上下文的领域模型,DDD建模过程中会考虑架构演进和功能的重新组合。领域模型建立的过程会对业务和应用进行清晰的逻辑和物理边界(微服务)划分。领域模型的结果会影响到后续的系统模型、架构模型和代码模型,终影响到微服务的拆分和项目落地。
因此,在中台设计中我们先要聚焦领域模型,将它放在核心位置。
2.微服务要有合理的架构分层
微服务设计要有分层的设计思想,让各层各司其职,建立松耦合的层间关系。
不要把与领域无关的逻辑放在领域层实现,保证领域层的纯洁和领域逻辑的稳定,避免污染领域模型。也不要把领域模型的业务逻辑放在应用层,这样会导致应用层过于庞大,终领域模型会失焦。如果实在无法避免,我们可以引入防腐层,进行新老系统的适配和转换,过渡期完成后,可以直接将防腐层代码抛弃。
微服务内部的分层方式我们已经清楚了,那微服务之间是否也有层次依赖关系呢?如何实现微服务之间的服务集成?
有的微服务可以与前端应用集成,一起完成特定的业务,这是项目级微服务。而有的则是某个职责单一的中台微服务,企业级的业务流程需要将多个这样的微服务组合起来才能完成,这是企业级中台微服务。两类微服务由于复杂度不一样,集成方式也会有差异。
项目级微服务
项目级微服务的内部遵循分层架构模型就可以了。领域模型的核心逻辑在领域层实现,服务的组合和编排在应用层实现,通过API网关为前台应用提供服务,实现前后端分离。但项目级的微服务可能会调用其它微服务,你看在下面这张图中,比如某个项目级微服务B调用认证微服务A,完成登录和权限认证。
通常项目级微服务之间的集成,发生在微服务的应用层,由应用服务调用其它微服务发布在API网关上的应用服务。你看下图中微服务B中红色框内的应用服务B,它除了可以组合和编排自己的领域服务外,还可以组合和编排外部微服务的应用服务。它只要将编排后的服务发布到API网关供前端调用,这样前端就可以直接访问自己的微服务了。
企业级中台微服务
企业级的业务流程往往是多个中台微服务一起协作完成的,那跨中台的微服务如何实现集成呢?
企业级中台微服务的集成不能像项目级微服务一样,在某一个微服务内完成跨微服务的服务组合和编排。
我们可以在中台微服务之上增加一层,你看下面这张图,增加的这一层就位于红色框内,它的主要职能就是处理跨中台微服务的服务组合和编排,以及微服务之间的协调,它还可以完成前端不同渠道应用的适配。如果再将它的业务范围扩大一些,我可以将它做成一个面向不同行业和渠道的服务平台。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抖音太原达内IT培训学习了解。